中国多个核心城市土拍升温,这一现象透露了哪些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内观点 来源:威海房产网时间:2023-10-25 17:14:58

北京、上海等多个热点城市楼市超预期升温,你觉得这种现象会持续多久?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楼市开始升温,但这一现象能持续多久,不好说。要知道,上层建筑也不是空中楼阁,同样需要下层来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全国市场表面稳定,一线价格大概是二线的两三倍。但如果二三线价格腰斩甚至膝斩,那么一线就能稳定维持住二三线城市的五六倍,乃至七八倍的价格吗? 成本与利润的权衡自然会迫使企业与个人做出选择。打个比方,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在北京是1200W,在宁波、无锡是300W。 现在北京的房子是宁波、无锡的4倍,已经有很多人考虑离开了。试想,当北京房价是宁波、无锡20倍的时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看日本,房价大跌之前,当其他城市开始跌的时候,6个大

今年重庆第一次集中土拍后房价的伪增长,你怎么看待?

重庆房价上涨的态势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下一轮的调控可能很快就来了。就在重庆第一次土拍结束后,重庆楼市随即开始活跃起来,部分热点区域的房价开始暴涨。这也和土拍结束有很大关系,从这场土拍来看,重庆的房地产还是非常看好重庆的楼市的,多块地拍出了高价,市场看到土地价格不断走高,自然意识到楼市的热度,所以房价也不断升高。

供需失衡导致楼价不断飙升。

价格从本质上来看,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重庆虽然今年开始集中供地,但由于往年的供地面积并不多,今年也没有大幅增加土地供给,所以导致商品房供给量小。当然,今年才完成第一轮土拍,预计后面几轮,土拍应该会增加更多土地供给。

土拍超出预期,导致市场对楼市预期向好。

我们要知道,集中土拍从去年年底开始实施,本质上是国家希望各个地方政府,可以提高土地供给量,同时避免部分城市将土地价格炒高。所以才使用这种集中供给的方式,这样实施后,土拍信息更加透明,而对于房企来说压力也更大,因为他们现在要一次性面对更多的土地,资金负担更重,很多小型开发商根本没有实力购买土地。

炒房资金往中部城市转移。

我们知道,去年国内货币政策比较宽松,市场资金流动性比较充裕,所以很多钱都涌进了楼市,导致大城市房价高涨。但很快一线城市开始严查违规资金流向楼市的现象,所以导致一线城市的楼市迅速降温。而这些炒房客就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中部城市,例如重庆,成都,武汉这些热门城市,是炒房客最喜欢的目标。

再加上这些城市的楼市调控不如大城市强,有足够多的炒房空间,所以不少从深圳,温州等地的炒房团,跑到重庆,成都这些地方购买房产,他们基本是一次性购买某一小区的大部分房子,然后慢慢将其价格炒高。不过预计很快这些城市的调控也会逐渐加码,可能会对外地人买房出现新的限制措施。

重庆也可能会对第二轮土地集中出让进行调整。潘浩指出,各个城市在第一轮土地集中出让后,会结合第一轮土地集中出让经验和城市房地产调控思路,对第二轮土地集中出让的供地结构、土拍规则等进行调整,确保地价、房价和预期的稳定。

李宇嘉说,“重庆第二轮土地集中出让可能会重新对招拍挂规则进行修订。”其他城市也可能进行相应调整 。他指出,具体措施可能包括限制地价上限,增加竞配建规则,增加限溢价率规则,严禁开发商多个马甲拿地行为等。

多城第二批集中供地中止或延期,土拍政策将迎全面调整?

随着厦门、长春和无锡率先完成第二批集中土拍,上海、天津、深圳、苏州、杭州、济南、青岛和沈阳等8个城市也纷纷发布了第二批集中供地信息。

不过,近日却有多个城市陆续宣布中止或延期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让。截至目前,已有深圳和青岛发布了第二批集中供地“中止”公告;北京、广州、重庆、沈阳、长沙、天津等城市已推迟了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让时间。

“从各地中止或延期第二批集中供地来看,更大程度上或是对土拍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强调更细致深化房地联动调控机制,即地价本身和房价之间的传导性,给房企留出合理利润空间,保障项目品质。”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认为,通过建立房地联动机制,强化购地企业资格审查,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竞拍模式或将改变

8月6日晚间,深圳交易集团突发补充公告称,中止出让原定于8月9日挂牌的22宗地的使用权,具体出让时间另行公告;8月11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公告称,第二批次集中出让的100宗地拍卖活动因故“终止”,再次实施公开出让时间,以届时公告为准。

7月29日,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消息称,第二批住宅(含商住)用地集中出让由7月推迟至8月;8月10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补充公告,明确将61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挂牌截止时间统一调整为2021年9月10日,并将之前的最高溢价率不超过50%,统一调整为不超过15%。

此外,北京原计划于7月份、广州原计划于6-7月份、重庆原计划于7月底、沈阳原计划于8月份推出第二批集中供地均已推迟。

亿翰智库认为,此前政府对房地产行业明确提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政策导向,其中稳房价和稳预期都有明确的政策出台,稳地价的目标在两集中供地以来才有较为明确的推进和完善,从最初的高溢价、大量的竞配建等拿地特征向控溢价、竞品质、一次性报价和摇号等方向转变。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称,天津延长部分土地的出让时间,深圳中止了部分集中出让土地的挂牌,第二次集中供地具体规则面临调整。

此外,近日有消息称,自然资源部召开闭门会议,明确二批次核心城市土地出让政策调整。包括限定土地溢价上限15%,不得通过调高底价、竞配建等方式抬升实际房价。到达上限后通过摇号、一次性报价、竞高标方案决定土地归属。

“首批集中供地以来,多数核心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高企,造成当地市场过热的现象,如果设定溢价率上限,或能直观地 控制城市土地市场过热的表象。”

亿翰智库总监于小雨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控制溢价率只是一种表面的手段,真正实现稳地价还是要从土地推出价格来判定,因此这也是多个城市延期供地的原因之一。为了稳定土地市场,未来也不排除从管控土地推出价格的角度出台相应措施,来实现稳地价的目的。

在张波看来,着力推动建立房地联动机制,实现限房价、控地价、提品质,一方面在土地出让环节严格控制起拍价和溢价率上限,房企在拿地阶段就可明确知未来的房价上限,提前考虑利润空间,以便在拿地时更加理性。另一方面,也吸取过往只控房价忽视品质的方式,强化对于住宅品质的监管,对于建筑品质在出让时给予明确要求,在保证房企合理利润的同时,保障了住宅品质。

中小房企迎来机会?

“从历史经验来看,不管如何限制溢价率,只要仍然是通过完全自由竞争进行土地出让,那么辅以‘竞配建’‘竞自持’‘竞品质’等其他约束条件,都无法对房企的拿地利润率产生较为明显的改善。”

某头部房企IR刘伟以天津为例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该城市第二批集中供地规则的核心是严格控制溢价,并且减弱土地市场竞争的自由度,以此提高房企整体的拿地利润率。若其余城市效仿天津改变土拍规则,则第二批集中供地的拿地利润率有望得到明显提升,地产板块的底层逻辑将被重大改善。

亿翰智库指出,建立有效的购地审查有利于维护房企拿地的公平性,尤其是地方国企或者具备大股东背景的中小房企,资金来源或将受到限制,同规模民营房企的拿地机会将增加,资源不平衡的局面或许会有改善。在此基础上,中小房企获得喘息空间,生存空间加大。

数据来源:亿翰智库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8月11日),A股、港股两市地产股迎来罕见集体大涨。截至收盘,中交地产、*ST基础等4股涨停,金地集团、金科股份、华侨城及万科等均涨超6%。港股方面,中国恒大涨幅8.01%。碧桂园上涨2.42%,融创中国上涨5.45%。

实际上,地产股的反弹已于本月初开始。银河证券认为,在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对于优质住宅开发房企是风险也是机遇,行业估值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具备足够的安全边际。整个A股房地产板块,目前有40只股票市盈率低于10倍,市净率低于1.2倍的公司则有70来家。

“在上半年的首批集中土拍中,多个热点城市的房企拿地利润率频创新低。叠加同期的信用风险事件,行业估值持续压缩。”

刘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以来压低地产股估值的核心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三道红线”之下资本市场看不到行业盈利能力的拐点,因此整个行业盈利能力依然处在下跌趋势;其次,部分房企,如蓝光、华夏幸福等今年以来出现明显的经营困难。“不过,随着调控逐渐深入,预期信用风险暴露已经逐步接近尾声,这也意味着压低估值的因素已经接近尾声”。

截至上周末,今年A股房地产板块累计跌幅达17.9%,跑输沪深300指数12.3个百分点,在28个行业中排名第24位。

我国多个地方超过30℃,一下升温到30多度这种天气正常吗?

我国多个地方超过30℃,一下升温到30多度这种天气是不正常的。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令人感到心旷神怡,而且它的温度也是非常适宜的,人们通常会去公园来一个阳光浴,但近一段时间我国有许多地方的温度都超过了30℃,但现在正值4月中旬,出现了这样的高温是与往常非常不同的,这样的温度相较于前几年是不正常的。在现在的天气条件下有很多地区是可以直接穿短袖出门的,甚至有的地方中午会高达35℃,如果是正值下午2点天气最炎热的时候,出门甚至可能会中暑。全国范围气温突然一下升高到30℃,都没有了从长袖到短袖过渡的这段时间。

对于全国回暖的这一现象,有一些气象信息发布称,这个回暖现象持续时间不会很久,从四月中旬开始将会有一股冷空气从中国的北方袭向南方,这时北方一些城市的地区将会下降,回归到以往正常的温度。而南方的高温现象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将有一段时间温度持续超过30℃。虽然南方的温度往往是比北方温度高出很多的,但这个温度是以往应该在五、六月份才会出现的,甚至有部分地区会达到以往6月份的高温。在这样不正常的天气下,人们需要经常关注温度的变化,即使现在多地处于气温很高的情况,但这种时候气温往往会下降的很突然,这时候就更需要我们做好保暖工作。

也有的气象台说这股冷空气对北方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是对南方的气温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因为他们监测到这股冷空气是比较弱的,而且移动速度是非常快的,不会对南方气温回暖造成影响。今年的气温将会比往年都高一些,出门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

多地中止或延期第二批集中供地 部分城市公告调整集中土拍规则

一波激烈的“抢地”大战后,今年22城首批集中供地以超万亿元的成交总金额收官。随即,厦门、长春和无锡三城率先完成了第二批集中土拍。

  不过进入8月以来,多个城市却纷纷对第二批集中供地按下“暂停键”。8月17~19日,济南、杭州和沈阳三城先后宣布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让“中止”或“延期”。而在此之前,宣布第二批集中供地中止或延期的城市已达十余个。

  截至目前,深圳、杭州、青岛发布了第二批集中供地“中止”公告;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沈阳、长沙、天津、杭州、济南、福州等城市推迟了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让时间。其中,天津、杭州、福州等城市还对土拍规则进行了调整。

  那么,接下来的集中土拍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优化和调整后的土拍规则会如何影响房企的拿地策略?土地市场的变化传导至楼市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房企激情“抢地”后

  “(房企)在拿地过程中价格预估是可以适当激进的,否则在激烈的土拍市场根本不可能拿到地,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路劲地产集团营销部副总经理宁晓峰此前曾表示。

  据贝壳研究院统计,22城首批集中供地中,有9个城市的宅地成交面积占今年全年住宅供地比例超过30%。其中上海和武汉占比均超过40%;北京占比最高,达56.32%。

  多位房企投拓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双集中”供地新政之下,对于严重依赖公开市场拿地的房企而言,在首批集中供地中的拿地机会更不能错失。于是,各城首批集中供地热度逐渐被推高,并逐渐演变为集中“抢地”。

  “现在即便测算出拿下这块地不赚钱,为了排名、品牌或者留住专业的人才,都要咬着牙拿下来。”一头部房企投拓负责人江华表示,房企未来在销售业绩排行榜上的座次如何,就取决于现阶段土储的丰厚程度。即便这次拿到的块地利润并不丰厚甚至没有利润,也可以从其他地方找回来。

  在市场紧张情绪的裹挟下,上半年房企的拿地热情高涨。好地网统计显示,22城首批集中供地中,融创、保利、招商蛇口等拿地金额排名前十的房企,拿地总金额约3372.9亿元,占22城总出让金额的32%。

  记者观察发现,除少数高杠杆房企减缓拿地节奏外,部分“三道红线”处在绿档的房企,在上半年的拿地量几乎已与去年全年的拿地总量持平。

  以越秀地产为例,其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越秀地产在广州、东莞、杭州、苏州等11个城市共获取23宗地块,总建面约500万平方米。而2020年全年,越秀地产新增土地22块,总建面560万平方米。

  “无论如何,上半年拿地都是出于增厚公司业绩目的。”越秀地产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林昭远在8月18日下午举行的2021年中期业绩会上解释称,这主要是“双集中”供地与上半年公司购地合作两大因素叠加所致。其中约51%来自非公开市场的拿地刚好铺排在上半年,所以这个数额会较往年同期大一些。

  不过,“拿地一时爽,事后难收场”却是不少房企的尴尬写照。在首批集中土拍中,众多头部房企纷纷在热点城市斥重金“抢地”,但面对高溢价率和相对苛刻的配建条件,有些房企开始为接下来有限的开发利润发愁了。

  如在杭州首批集中土拍中,滨江集团共拿下5宗地,当被问及这些地块的利润时,其董事长戚金兴表示“努力做到1%~2%的净利润水平”。

  在22城首批集中供地中,包括厦门、合肥在内的10个城市的平均溢价率超过15%。在地产行业资深人士毛呈飞看来,“首批集中土拍的规则没有抑制溢价率,反而进一步压缩了房企的利润”。

  “拿地价格预估可适当激进,但又不能盲目激进,需要对项目价格预估进行合理分析和判断,判断地块与竞品相比是否具备价格‘跳脱’要素,这是价格预估是否适当激进的前提条件。”宁晓峰表示。

  “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城市的一些高溢价率地块的确存在风险,不排除未来会出现面包价甚至卖不过面粉价的可能性。”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认为,首批集中供地的城市本身存在分化,而有些城市的土地溢价率则是明显提升。而包括上海、北京等在内的严控地价类城市,在房企本身财务稳健的前提下,合理利润可以得到相应保障。

 “联合拿地”应对风险

  “双集中”供地新政之下,土地都被谁拿走了?据好地网统计,在首批集中供地中,拿地金额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5家是国企,排名前50的企业中有22家是国企。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百强房企拿地总金额达16485亿元,同比增长4.6%,门槛值为3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提升。百强房企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55.9%。从拿地数据来看,房企布局更加聚焦一二线城市及核心城市群。

  值得注意的是,集中供地新政对房企的资金实力是极大考验。为减少前期的资金投入以及后期的运营风险,“联合拿地”成为众多房企的拿地策略之一。在22城首批集中供地中,滨江集团以67%的联合拿地比例领跑,金科、卓越、首开均保持60%及以上的联合拿地比例。

  从城市层面看,以广州为例,4月底首批集中供地共成交42宗地块,揽金906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近期陆续公示的地块规划方案发现,大多数高总价、高溢价地块,房企不仅倾向于前期联合拿地,后期联合开发也成首选。

  在广州白云区,正荣以20.9亿元竞得钟落潭福龙路东侧地块,溢价率20.8%,成交楼面价16658元/平方米,将联合新城控股共同开发;招商联手弘阳以35.9亿元竞得白云区石门街朝阳联新东街地块,溢价率15.4%,成交楼面价26643元/平方米,将联合南国置业开发。

  此外,金地以9.18亿元竞得增城区中新镇新新公路东侧地块,溢价率31.5%,成交楼面价11038元/平方米,将联合景泰富业开发。

  不过在“三道红线”及各地楼市调控不断加码之下,并非所有的联合拿地开发都会顺利。不久前宋都股份的退地风波,就将联合拿地开发的另一面揭露给了行业。因为这是集中供地后的首例退地,也引起行业的普遍关注。

  8月10日,宋都股份公告称,因祥生控股、宝龙地产相关公司突然违约,给公司短期内的资金安排带来巨大压力,因此退掉计划与祥生控股合作的杭州8号地块。但在随后的回应中,宝龙地产表示,与宋都签署合作备忘录仅是双方表达合作诚意的表现,实际细节需以合同签订为准;祥生控股则称,并未与宋都签署过任何协议。

  按照计划,今年宋都的拿地金额为25亿~35亿元。而宋都在杭州首批集中土拍中就拿到5宗地块,总金额达45.84亿元,显然已经超过了全年计划。由于合作开发又出现问题,因此宋都宁愿亏掉5000万元也要退掉竞得的杭州地块。而这次退地的违约金也占到宋都2020年净利润(3.21亿元)的15.58%。

 集中土拍规则优化调整

  “双集中”供地新政,旨在降低土地市场热度。而中指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市场呈现出“量缩价涨”的趋势。如22城首批集中土拍中,厦门、杭州、重庆、深圳、宁波、合肥的平均成交溢价率均超过20%,其中重庆、厦门的楼面价涨幅均达到45%。显然,首批集中供地并未达到预期的“稳地价”目的。

  那么,接下来的集中土拍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其变化传导至楼市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8月6日,深圳宣布中止出让原定于8月9日挂牌的22宗地的使用权;8月11日,青岛宣布第二批次集中出让的100宗地拍卖活动因故“终止”;8月18日,杭州宣布31宗住宅用地终止挂牌,这是杭州第二次延期第二批集中供地时间。

  此外,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沈阳、长沙、天津、济南、福州等城市均已推迟了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让时间。其中,天津、杭州、福州等城市还对土地竞拍规则进行了优化调整。

  对于多城中止或延期第二批集中土拍,行业普遍认为“土拍规划将面临调整”。此前有消息称,自然资源部召开闭门会议,明确二批次核心城市土地出让政策调整,包括竞拍企业需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加强对房地产企业购地资金的来源审查,限定土地溢价上限15%,不得通过调高底价、竞配建等方式抬升实际房价,到达上限后通过摇号、一次性报价、竞高标方案决定土地归属。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天津、福州等部分城市在中止或延期公告中调整的第二批集中土拍规则,基本与上述消息的内容相吻合。

  如8月13日,福州宣布第二批集中土拍延至9月,同时对19宗地块的最高价格进行了调整,最高溢价率均不超过15%。另外,调整还涉及限制竞买人范围、竞买人资金来源、摇号规则调整,以及多幅地块出让条件优化等方面。

  8月10日,天津明确将61宗地块公开挂牌截止时间统一调整为9月10日,并将之前的最高溢价率不超过50%统一调整为不超过15%。同时规定,单宗住宅用地达到最高限价后,采用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

  “这样的话,利润是有的。乐观估计,可以做到5%~6%的利润率。”中梁杭金衢的投资负责人刘杰雄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一些企业已调整资金,盯着第二批集中土拍。随着土地供应规模的增加以及供地质量的提升,房企拿地的机会可能明显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在首批土拍中16宗地块中有14宗是“地价触顶进行竞租赁或配建”,在8月初举行的第二批集中土拍中调整为“所有地块均采取触顶摇号”方式,目的是抑制地价热度过高,达到严控地价的成效。而实际效果也相当明显,无锡第二批集中土拍宅地成交溢价率为4.1%,和第一批12.39%的溢价率相比大幅降低,同时多宗地块实际成交地价控制在合理水平。

  “土地规则的调整对房企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在推动建立房地联动机制,实现限房价、控地价、提品质的同时,对于房企开发的合理利润会有所保障,减少房企非理性竞争可能产生的市场风险。”张波认为,另一方面也会强化对房企的资格审查力度,通过完善审查流程和相应标准来提升稳健型房企的拿地几率,土地市场对房企的“优胜略汰”也将起到加速作用。

  某头部房企IR刘伟以天津为例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该城市第二批集中供地规则调整后,核心是严格控制溢价,并且减弱土地市场竞争的自由度,以此提高房企整体的拿地利润率。若其余城市效仿天津改变土拍规则,则第二批集中供地的拿地利润率有望得到明显提升,地产板块的底层逻辑或将被改写。

  而在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土拍规则调整并不会使行业趋势短期内有变化。但微观层面,通过降低地价来控制房价,保证开发商利润和房屋品质,这样的共识基本已形成。而竞高标也会使得之前减配、精装改毛坯等现象大幅减少。”

 土拍规则调整利好房企

  第二批集中土拍规则优化调整,对房企未来的布局会产生何种影响?

  “一定程度上会让头部房企快速扩张受到限制,高杠杆快周转做大规模的传统模式受到挑战。”第一太平戴维斯深圳公司董事总经理吴睿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开发商主流模式会立足已经进入的城市重点布局,在已经进入的重点城市经营效率和市占率上下功夫,短期内布局新的城市的计划会减少。

  “预计后续集中供地的城市会扩容,不排除部分热点的三线城市也会加入到集中供地行列。”张波认为,长三角和大湾区等主力城市群的三四线城市依然会是房企关注的重点。

  “当前金融管控的严厉程度前所未有,商票等非标融资渠道都可能纳入管控。这样一来,企业前端拿地的动力和可能性被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某大型房企杭州区域负责人林光游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一家头部房企浙江区域投拓负责人王洋举例称,他熟悉的一个全国排名前20的房企,今年上半年拿了不少地,但大多因为地价太高算不过来账来。有些地块想“求人合作”也很难找到对象,有些地块虽然找到合作方,但因为没利润最终演变为“互相掐架”:一个告对方违反企业规则,一个告对方侵害名誉权。

  对于房企拿了高价地后的利润找补空间,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是通过同一地块上不同产品设计搭配尽量拉高利润,或去其他城市找补亏欠;其次,有地有项目的房企可以向供应商融资,维持信用评级和体量规模,再通过股票、发债等融资。但这样操作有赌市场放松的成分,也会埋下债务逾期归还不上的潜在风险。

  “今年上半年企业拿地情况,与2016年和2017年企业抢地导致‘地王’频出的时候颇为相似。”明源地产研究院主编艾振强分析认为,早年抢地的副作用在此后两三年开始显现,导致一批房企要么栽倒,要么现在仍在艰难消化高地价带来的亏损阵痛,这个过程还会持续好几年。即便是以稳健著称的企业,在大量囤地之后仍有担忧。

  艾振强认为,第二批集中土拍规则调整,对于避免行业过度集中化、多家独大形成寡头格局有很大作用。这样也会避免因一家企业爆雷危机而影响整个产业链上下游,进而导致行业休克性调整的事件发生,同时也会要求开发商以长期主义来调整战略布局。

  在22城首批集中土拍中,部分热点城市虽然溢价率高企,但对于头部房企而言,因为其融资基本都是自有资金作配置,因此能把利润压到很低,即使有2%~3%的利润也能活下去。不过,这样的利润率却是很多中小房企无法承受的。

  在更严格的土地和金融规则下,这样“碾压式”的实力悬殊,导致基本拿地的都是头部房企和央企国企,而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间则越来越小。

  随着第二批集中供地土拍规则迎来优化调整,一些中小房企或迎发展机会。“建立有效的购地审查有利于维护房企拿地的公平性,尤其是地方国企或者具备大股东背景的中小房企,资金来源或将受到限制,同样规模的民营房企的拿地机会将增加,资源不平衡的局面或许会有改善。”亿翰智库总监于小雨表示,在此基础上,中小房企将获得喘息空间,生存空间加大。

  “随着重点城市在二批集中供地中对土拍规则的调整和优化,三四线城市也开始‘跟风’调整规则,所以这样的趋势是可以观望和期盼的。”毛呈飞表示。

  “回过头来看,在首批集中供地中没有出手或少拿地的房企是幸运的。”在林光游看来,上半年拿地的公司,可能会有大比例项目真的不赚钱,但下半年在新的土拍规则下拿地,可能就能争取到一些利润空间。

  实际上,集中供地之外,已经有不少房企瞄准了非集中供地的三四线城市。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浙江的湖州、金华、绍兴、上虞、义乌等地的土拍,往往只有少数几家房企参拍,苏北的徐州、淮安等城市的土拍溢价率则频频创下新低。

  “集中供地基本利润比较薄,反而是非集中供地的城市会有较大利润空间。”在毛呈飞看来,不少非集中供地的三四线城市近期土拍市场低迷,土拍溢价率创下新低,或许也正是中小房企的机会。

  上半年“双集中”供地政策对各地土地供应节奏都有不同程度影响。贝壳研究院统计显示,22城外的三四线城市,较2019、2020年出让住宅用地规划建筑面积下降两至三成。不过随着“两集中”供地常态化,这些城市下半年可能追赶节奏、加大供应。

业内观点本月排行